考古·研学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申遗成功,是中国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中国城市考古与保护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本次成功申遗为契机,依托郑州商城遗址组织公众考古活动,开展城市考古与保护宣传讲解,吸引市民深入了解城市历史文脉。
开展城市考古与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城市历史留在人们心中。8月5日,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邀请20多名同学在郑州商城遗址夕阳楼片区开展考古研学活动。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办公室主任杨树刚向同学们讲解郑州商城历史和保护现状,带领他们领略商王朝早期都邑——亳都的历史风采,了解郑州历史演变和文明发展。郑州商城是商王朝前期都邑所在地,即成汤建商的“亳都”,是商王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作为商代都城的标志性建筑,商城内壮观的夯土城墙巍然屹立,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
杨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商城历史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沉淀,郑州商城夕阳楼片区是我们目前正在发掘的的商代遗址,发现了大量商代遗存,像夕阳楼这种大规模考古遗址,更能让群众对城市历史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杨树刚在讲解中表示。
登上城墙,同学们对脚下这座千年古城有了更加真实的感知。有一位同学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都过了一千年这座城墙还没有倒啊?它不是用土做的吗,难道下雨不会冲塌吗?”听到这个问题,其他同学也好奇起来,纷纷提问。杨树刚给大家进行解答。他说:“古人也是很聪明的,在建城墙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郑州商城的城墙完全是用夯筑的办法建造的,就是把土一层一层地摞高并不断进行夯打。此外,城墙下面还开挖了基槽,在挖完基槽之后,在这个槽里层层夯打土,夯打到与地面平齐,然后再不断加高,这种技术确保了城墙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同学们登上商代城墙实地感受
通过讲解,孩子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这座商代早期都城的城墙是如何修建而成的,领略古人蕴含在城市建设里的智慧,对于中国早期城市建设有了大概的认识和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本次研学活动,是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进行考古成果宣传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引导青少年积极学习和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的现场教育。未来,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做好城市考古科学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考古成果转化,开展更多类型的公众考古活动,提高公众对城市考古的认识度和参与度,让考古成果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城市记忆留在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