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一期考古发掘收获
作者:基地广州工作站 发布日期:2025-02-12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广州城区西北部,东、北、西分别与盘福路、东风西路、人民北路全部或部分相临,南隔彭家巷与光孝寺相邻。配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扩建项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4年、2022年、2024-2025年开展了三期的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较重要的考古发现,为廓清自西汉南越国以来广州古城西北郊社会发展历史沿革,和北宋至明清广州城北城墙西段始建及变迁情况,以及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都提供了殊为难得的实证资料。配合市一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随着基建工程的分步实施将继续有序推进,资料整理和报告编撰工作也在进行当中,借助“城市考古与保护”微信公众号平台,先将2014年至今前后三期的考古工作主要收获予以简要介绍


市一医院改扩建项目一期考古工作概况

2014年6—11月,为配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磐松楼2号楼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施工建设范围进行了考古工作,实际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

image.png

市一医院在广州市越秀区位置示意图(红色区块)


此次考古发现以宋、明时期城墙遗迹最为重要。发掘区内城墙遗址南北侧地层堆积区别明显。城墙遗址北侧地层堆积相对简单,厚约4米,自上而下分别为近现代建筑废弃物堆积、城墙倒塌堆积、清代文化层和明代城墙外垫土层。城墙遗址南侧堆积最深距现地表近6米,自上而下包括近现代、民国、清、明、两宋及唐末五代时期堆积层。


宋代城墙

宋代城墙方向西偏北4°,清理长度21.64、残高3.15米,由内(南)、外(北)壁包边墙和墙芯填土组成。内壁包砖墙残高3.5米,以长方形平砖错缝分段结砌,外侧多用整砖,内侧多用残砖,外壁向上逐层内收。墙砖多为青灰色,长33.5~35、宽16.5~17、厚3~4厘米。外壁包边砖墙残高0.6米,以红砂岩石块结砌基础。墙芯以黄色山岗土分层填筑,层与层之间垫灰土。

城墙至少经过3次加固。内侧活动面分4期,由北向南略倾斜,南侧砌护墙。

第Ⅰ期活动面距地表4.25~4.75米。内侧紧贴城墙底部以黄砂岩石板砌散水。南侧护墙残高0.2米,两侧用青灰色残砖单隅结砌,内填褐黄土。护墙下部用黄褐色石块结砌排水孔。

第Ⅱ期活动面在第Ⅰ期活动面上垫高,距地表3.7~4.5米,包含大量青灰色砖块、瓦片及少量陶瓷片,结构紧密。南侧护墙残高0.26米。城墙第一期加固墙在第Ⅱ期活动面之上,外侧以长方形平砖双隅平丁相间结砌,内填残砖。墙砖多为青灰色,砖面多有“番”字铭文,侧面有“番禺”戳印或“廾七”等刻划符号。

第Ⅲ期活动面距地表3.55~4.3米。垫土层多含瓦片。南侧护墙残高0.5米。城墙第二期加固墙在第Ⅲ期活动面之上,为斜坡状土筑护壁,土质为褐红色黏土,结构紧密,含少量碎陶片。

第Ⅳ期活动面距地表3.55~4.2米,垫层土质黑灰色,结构紧密,含少量碎贝壳,夹含大量青灰色砖块、青灰色及红黄色瓦片。出土黄釉罐、盆,黑灰陶罐,青釉碗、壶,青瓷、白瓷碗以及陶建筑构件和“治平元宝”“熙宁元宝”铜钱。南侧护墙残高0.62米。对城墙的第三次加固叠压在第Ⅳ期活动面上,为斜坡状土筑护壁。

宋代城墙遗址全景

宋代城墙第Ⅰ期活动面外侧护墙及排水孔

宋代城墙包边砖“番”字铭文


明代城墙

明代城墙方向西偏北6°,清理部分长10、残高4.05米。北(外)壁包边砖墙厚1.5~1.6米。其结构为:最下一层用红砂岩石块砌筑基础,石块厚35、宽18~30厘米;基础之上以9层红砂岩石条结砌,石条长38~120、厚15~29厘米;上部用长方形城墙砖错缝结砌,外侧多用整砖,内侧多用残砖,墙砖长44~46、宽21~22、厚9厘米。外壁向上逐层内收,层与层之间用白灰黏合。墙芯填土以红褐色山岗土分层填筑,填土包含少量青灰砖、瓦残片。明代城墙北(外)侧活动面距地表3.75~4米,垫土层为红褐色黏土,往北略向下倾斜。垫土内夹含砖瓦残片,出土酱黄釉罐、盆,酱黑釉盆、盏,青釉碗和青花瓷碗等。

明代城墙包边砖墙


余论

根据文献记载,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筑西城,此次发现的宋代城墙为宋代广州城西城的北城墙,确立了宋代广州城西城的北界,也是目前广州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的宋代城墙。明代城墙在宋代城墙基础上略向北拓,证实文献中明洪武十三年(1380)合三城为一并向北扩至越秀山的记载,清代予以沿用。

广州在民国时期曾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明清城墙基本上被拆除,仅存越秀山上1000多米长的一段。此次发现的宋明城墙未在民国时期被拆除,推测为明初扩建城墙时已将此段宋代城墙上部推倒,留下城墙下部,并将城内侧地面填高(至现存宋代城墙顶面),拆除大部分宋代城墙外壁包边砖墙,再将城墙略向北扩,修筑广州城西北段。明清以后这段宋代城墙已经埋藏在地下,得以保留。根据发掘情况,推断宋明城墙大致沿今市一大道向东西两侧延伸。

经过多方多次协调,市一大道宋明城墙遗址已实施回填保护。


(本文资料来源:易西兵《广东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工地宋明城墙遗址》,《2014年中国考古重要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


(供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城市考古与保护基地广州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