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重塑性改革,落实“全省一体”要求,科研基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河南省科研创新团队定向课题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本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诚邀各单位相关领域科研人员踊跃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推动全省城市考古与保护水平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向
本课题申报应当立足于本省范围内不同城市的具体发展条件,系统性地研究城市考古工作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研究需特别关注具有典型古今叠压特征的城市区域,通过科学分析和实践探索,为促进河南省在城市化和城市更新背景下实现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个重要维度(课题指南详见附件1):
1.各区域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历程梳理,针对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矛盾,探索创新理念、解决路径及方案。
2. 选取各区域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中具备代表性、前瞻性或针对性的优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提炼经验模式。
三、申报条件
(一)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含)职称或硕士学位,在申报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所申请项目的研究。其他申报人员需由两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二)每位申报人仅可申报1个课题,课题组成员同一年度至多参与2个申报课题。
四、课题要求
(一)结题时间自立项之日起计算,研究周期原则上为6个月,主要研究区域为河南省,也可参考国内城市考古与保护发展前沿。结题成果为研究报告(不少于一万字,查重率低于10%)课题需按照填报时间完成,逾期未提交结项的项目,将撤销立项。
(二)申请人应认真、如实填写并提交《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定向课题申请书》(附件2),申报材料请报送电子版,包括扫描件pdf版(盖章、签名后扫描)和word版本。电子版请统一命名为“单位+课题负责人”格式,报送至邮箱:cskgybh@163.com。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
(三)课题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鼓励申请人所在单位对不足部分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四)所有材料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0日,逾期将不予受理。申报课题经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综合评议后,确定是否予以资助及资助金额,并及时通知课题申报人。
(五)未获批准立项的课题将纳入基地课题库,作为今后科研基地开放课题和第二批定向课题立项的参考。
五、课题管理
(一)信息发布与查询:课题申报、立项通知等相关文件及信息,统一通过“城市考古与保护”微信公众号发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网“公示公告”栏可同步查询。
(二)立项与任务确认:申请课题获批立项后,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课题实施细则。科研基地将对课题执行过程进行必要的管理与监督。
联系人及电话:朱学莘 16619808037
电子版材料接收邮箱:cskgybh@163.co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