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全国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平台作用,同时,深入推进重塑性改革,落实“全省一体”要求,4月18日,“河南省城市考古与保护经验交流暨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会议”在郑州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科研基地主办,邀请了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18个地市的文物考古机构和相关媒体参会。会议以“河南省城市考古与保护经验交流暨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为主题,探讨科研创新团队章程与运行机制,加强河南各地市之间的联系,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推进城市考古与保护学术交流,开展城市考古与保护示范研究,为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考古与保护的持续良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包含开幕式、主题报告、座谈交流和现场考察等环节。
开幕式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致辞,他强调科研基地将围绕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总体定位,以及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辐射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四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一是做好城市历史的考古实证和研究,力争取得考古新发现,为解决重大历史问题,做出考古学术贡献;二是加强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展示,提升文物研究阐释和传播水平,讲好城市故事;三是决策城市管理,各地加强经验交流,推动考古前置制度落地实施,保障考古工作顺利开展。
主题报告
汇报人:李标标
科研基地执行室副主任李标标作科研基地暨科研创新团队介绍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科研基地的定位、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工作成果等基本概况,分析了河南省内城市考古与保护现状,并对科研创新团队规划作说明。
座谈交流
各地市文物考古机构代表相继发言,就科研基地发展和构建科研创新团队进行座谈交流。与会代表总结了河南省各地市城市考古与保护的工作现状,均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紧缺、公众参与度低等共性问题,强调跨地市合作、资源共享与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并就重大课题申报、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主要领域做了深入探讨。通过成立科研创新团队,河南省将进一步加强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为全国树立良好的示范效应。
会议总结
刘海旺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高度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呼吁各地市积极申报课题,加强交流互鉴,攻坚克难,共同推动基地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共同谋划城市考古与保护事业新篇章。最后,刘海旺宣布“河南省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创新团队”正式成立。
现场考察
与会人员集体考察了郑州商城的书院街北片区和夕阳楼发掘现场,并前往了商都遗址博物院进行了调研。现场探讨了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和学术问题,以及郑州商城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进行了各地区工作经验的比较互鉴。
现场参观
(作者|肖雅琪 摄影|崔梦龙 审核|刘海旺)